第794章 爹味十足出师表_至圣先师
笔趣阁 > 至圣先师 > 第794章 爹味十足出师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94章 爹味十足出师表

  “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,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”

  每一个字,都仿佛从杜预肺腑中流出,自然而然,析理透辟,真情充溢,感人至深。

  但每一个字,都仿佛一个无形大巴掌,狠狠抽在皇帝的脸上,打得他颜面无光,将他“千古一帝”的伪装狠狠扯/下来,钉在“昏庸无能”“窝囊废”的耻辱柱上。

  杜预意思很明确——你宠小人、远贤臣,对自己心腹各种袒护,对真正的忠臣直臣却越发疏远,赏罚不公,尺度不一。

  皇帝气得暴跳如雷,却满腔怒火无处发/泄。

  我怎么就偏私了?

  我怎么就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了?

 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近小人、远贤臣了?

  杜预的语言率直质朴,直来直去,不绕圈子,恳切忠贞,不是“报先帝”,就是“忠陛下”,处处不忘先帝“遗德”“遗诏”,处处为后主着想,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“兴复大唐”的大业。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,也自带长辈的口吻,语重心长教训皇帝。

  太后捂嘴笑得直不起腰来。

  说实话,皇帝自从亲政以后,越来越刚愎自用、自骄自大,听不进人言。哪怕太后说得话,他也不放在心上。

  杜预【出师表】,一本正经将他骂的狗血淋头。

  太后也趁机补刀:“唉,杜预这是目睹陛下听用嬖昵小人,或难于进言,或言之不省,叮咛痛切言之。”

  皇帝攥紧拳头,恨不得咆哮着勒令千牛卫马上去将杜预抓回来,千刀万剐。

  太后悠然道:“想昔日,你祖先太宗皇帝在位时,知人善任、虚心纳谏,才得以开创“贞观之治”的盛世。你之才能,远不如太宗皇帝,有人谏言,岂能责罚?”

  皇帝气得翻白眼,偏偏还无言反驳,只能生闷气听着。

  杜预继续道:“亲贤臣,远小人,此贞观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唐所以倾颓也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大唐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”

  皇帝:“···”

  又在教我做事!

  你每一个字都没有在骂我,但每一个字都在内涵朕。

  你就差指着鼻子,骂朕是亲小人,远贤臣,造成大唐衰落倾颓的昏君,李唐王朝的罪人。

  杜预话锋一转道: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滁州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今长安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大唐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”

  每一个字,振聋发聩,响彻云端,无比提气。

  杜预表明自已“兴复大唐,还于旧都”的决心,慷慨深沉,动人心魄。由人到己,文势跌宕。

  他以“臣本布衣”起笔,另入蹊径,别开生面,叙写自己心迹,由布衣身分一跃而为极位重臣,由一介寒门、躬耕隐士一举而成三军主帅,披露对大唐感恩戴德之情,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,叫皇帝和太后听来,觉得舒徐入耳。

  杜预用出师表,表明自己在平叛之中,竭忠尽智,今后仍一如既往,忠心不改,余力不遗,使皇帝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,且可免因率师收服失地,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,坏了大局。

  整个大唐,都回荡着杜预这句话。

  大唐读书人、百姓、士农工商,各个听了涕泪横流。

  一位致仕名士,反复吟诵“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大唐,还于旧都”,老泪纵横:“王师北定中原日,这一天何时到来啊?”

  读书人,涕泪横流。

  特别是被叛军占领区,水深火热的百姓,如久旱逢甘霖,期盼地跪在地上流泪,祈求杜解元带领王师早日到来。

  虽然长安城被杜预逆天成功收复,但叛军席卷全国,鲸吞大唐大半国土,范阳、卢龙等河北三镇,洛阳等中原大部地区,甚至包括山东等地,都还沦陷在叛军残余部队手中。亿兆百姓落入叛军之手。各处叛将横行、屠戮城池、屠/杀百姓,横征暴敛,抢夺一切可以抢夺之物,大唐依旧水深火热。

  叛军所过之处,犹如魔君灭世,蝗虫过境,匪来如梳,兵来如剃,黄金珠宝,掠夺一空,壮丁、少妇、少女被掠夺入军营。

  老弱病残孕,统统杀死。

  凡是能拿走的,一件不留拿走,拿不走的,一把火烧光。

  长安收复,仅仅是一个开始。

  杜预提到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可谓警拔爽截,铿铿振响,熠熠生光,让痛苦辗转、水深火热的大唐百姓看到了一丝希望和曙光。

  大唐各地,民心沸腾,感天动地,声声泣血。

  “杜解元,你快来救救我们吧。”

  “皇帝,指望不上了。官军,指望不上了。我们能盼望的,唯有杜解元大救星。”

  “长安光复,中原、河北、山东呢?请杜解元速速发兵。”

  “《出师表》,难怪杜解元这张奏折,叫做出师表?原来这是要讨伐各地叛逆,出兵横扫天下的檄文?”

  “漫天神佛菩萨,终于看到希望了。”

  “神佛管什么用?唯一能指望的,还不是杜解元?”

  大江南北,长城内外,万众一心,涕泪横流,都在为杜预写的这篇光耀千古、振奋人心的出师表,而激动、雀跃。

  相反,盘踞在各地的叛军、余孽、逆种,听到杜预这篇【出师表】,却心惊胆裂,震惊恐惧,杜预王师还没动,他们已经动摇起来。

  “杜预?就是斩杀了大帅的杜预?”

  “他?他不是刚刚占据长安吗?不是得到了妙子宝库?他为什么不自立为王?却与我们过不去?”

  “大家都自立为王,割据一方,岂不美哉?这读书人,就是榆木脑袋。”

  “将军大事不好,士兵炸营了,听说杜预要来讨伐,都争先恐后逃亡。”

  “什么?给我镇定,抓回来!谁敢跑格杀勿论。”

  “来不及了,将军。杜预名声太大了,大帅、次帅都惨死在他手中,将士们谁也不敢与他作对。”

  金陵。

  太后激动猛然站起,大喜道:“皇帝,你听到了吗?杜预上表,说得清清楚楚,说长安已定,要兴复大唐,还于旧都!他没有自立为王之心!没有叛乱之心!乃是我大唐一等一的大忠臣啊。”

  武士彟趁势第一个出列,大声道:“臣,武士彟恭喜陛下、恭贺陛下。今长安已定,杜预上出师表,请陛下还于旧都。有如此忠心耿耿的忠义之士,我大唐复兴有望,收拾旧山河,重归一统。有杜预,乃是陛下之福、大唐之福啊。”

  王皇后、武媚娘也带着后宫妃嫔,出列齐声恭贺皇帝。

  范相脸色铁青,不知所措,喃喃自语道:“兴复大唐,还于旧都?长安已定?真的假的?杜预竟然没有自立?还要做大唐的忠臣?”

  他之前说的有鼻子有眼,笃定无比,一口咬定杜预必然谋反,还鼓动皇帝调集全国/军队,与杜预决一死战。

  谁想,打脸来的这么快?这么狠?

  杜预非但没有谋反,自立为王,反而选择以出师表的形式,向整个大唐乃至圣元十国公告——我杜预长安已定、兵甲已足,目标是兴复大唐,请皇帝太后还于旧都。

  昭告天下、广而告之的出师表,已经扬名天下、人尽皆知。

  大唐朝廷想要隐瞒此事,污蔑陷害杜预,都不可能。

  杜预在出师表中,不仅清楚无误表明自己忠臣之心、日月可鉴,光明磊落,清风霁月,更大大方方,邀请皇帝太后回师长安,还于旧都。

  这就把球,一脚踢回了皇帝、范相的脚下。

  我已经收复长安,诚恳请皇帝回京,就问你回不回来?

  在太后、群臣、后宫嫔妃各种恭贺声中,皇帝脸色数变,精彩无比。

  他心中愤懑无比,很想发火,一股邪/火万丈冲天,无明业火三千丈,却无处发/泄,也不敢发/泄。

  杜预这出师表,以规劝、劝谏的形式,将他这皇帝骂的狗血淋头,昏君之名,可谓天下皆知,甚至比历史上的昏君更惨烈百倍。

  这篇千古文章,言辞恳切、劝勉皇帝要广开言路、严明赏罚、亲贤远佞,每一句话都无形大巴掌,精确打在皇帝的脸上,打得火/辣辣。

  偏偏杜预还表达以身许国,忠贞不二的忠臣思想,彪炳千古,光耀世间,让皇帝想要发火都没地方发、不敢发。

  大秦,秦帝仰望天空,突然流泪。

  群臣大惊:“陛下为何如此?”

  秦帝涕下道:“此文真挚非常,震撼人心,催人泪下。特别是杜预对大唐的忠心耿耿,日月可鉴。我身为秦帝,却不知道我秦国能否有杜预这般忠贞之士,披肝沥胆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
  群臣默然,无言以对。

  秦帝感慨道:“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?这篇【出师表】,必将彪炳千古,成为千古绝唱。”

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

  阅读最新内容

  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

  阅读最新章节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